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更新日期:2024-02-07
代謝內分泌科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食藥運動控制得宜 糖尿病不可怕
作  者
范綱志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代謝內分泌科
內  容

文/范綱志醫師

日前一名中壯年男性與太太到診間看病。太太焦急地表示,先生這一個月來一直跑廁所解小便,解尿次數增多,連夜間睡覺也要爬起來小便。此外,先生也合併「喝多」及「一個月內體重減輕了5公斤」的症狀。

我端詳男病患的外貌,他看起來很疲倦,沒有精神。他並表示,最近一週除了喝多、尿多之外,也漸漸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的情形,皮膚及嘴巴黏膜顯得乾燥無光澤。因此安排病人接受指尖血糖值檢驗。數分鐘後檢驗結果出爐,病人的指尖血糖大於400mg/dL(正常人飯前血糖約70-110mg/dL,飯後兩小時小於140mg/dL),告知病人已經罹患了糖尿病,由於血糖值過高,必須住院治療。

糖尿病是因為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或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功能,而導致血糖過高的疾病。大部分病人為第二型糖尿病(即非胰島素依賴型)。仔細詢問病人的家族史,發現他的親友中,滿多人有糖尿病病史。患者在住院期間,曾短暫接受胰島素注射,及搭配口服降血糖藥治療,血糖漸趨穩定,喝多、尿多的情形隨之改善,整體精神也回復,因此在住院一週後出院,但回家後,還是要口服降血糖藥及一天施打一次長效胰島素。

病患近日回門診追蹤發現,服藥及施打胰島素的情況良好,血糖值也達到糖尿病的控制標準。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隨著年紀增加,發生機率越高。2012年,估計全台灣糖尿病人口有150萬人,其實是相當普遍的文明病。很多民眾都會問:「糖尿病會不會好?」其實一旦罹患糖尿病,很難完全治癒,但如果依照醫師的建議,透過飲食、運動、改變生活型態,及接受藥物治療,仍然可以把糖尿病控制得相當良好,使糖尿病併發症(例如:心血管併發症、糖尿病眼病變、神經病變等)發生機率降到最低,不影響生活品質。

只是現今台灣的飲食精緻,美食誘惑不少,大部分民眾由於工作忙碌,大多外食,以致罹患糖尿病人數居高不下。而糖尿病初期幾乎無症狀,民眾無法察覺,所以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3年可篩檢一次糖尿病;65歲以上民眾,建議每年篩檢一次,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作者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