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更新日期:2023-10-16
神經外科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高血壓出血的手術治療
作  者
外科部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神經外科
內  容

中風分為出血性與缺血性,腦出血顧名思義是腦部的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究竟腦血管為什麼會破裂呢?依照成因分為高血壓性出血,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動靜脈畸形出血等。本文針對較常見的高血壓性腦出血介紹。

高血壓與其他的合併症例如糖尿病、高血脂,會造成位於腦底部的小動脈受傷脆弱,久了之後形成小動脈瘤,進而出血。也因此高血壓腦出血多分布在腦基底核、視丘、小腦、腦幹等區域。一旦出血,在短期之內出血可能會再變大,變大之後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神經學症狀病人恢復的機會會更少,所以腦出血之後病人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嚴格的控制與監測血壓,並密集的監測神經學症狀。另一方面醫師會嘗試在短時間之內移除可能會加重出血的因子,例如輸血與藥物使用。血糖的控制也是很重要,過高的血糖對預後不好。

手術治療方面,可能的手術選項有開顱血塊清除,腦室體外引流以及顱內壓監測器植入。開顱血塊清除術是最直接的手段,打開病人的頭骨將引起神經壓迫的血塊清除,看似十分合理直接,但實際上在出血的一瞬間所造成的神經傷害已經造成,將血塊移除頂多只能保有部分的功能,另外除非血塊直接破開腦部表面,否則勢必要切開一部分正常的腦組織才可能移除血塊,因此對於是否需要開顱血塊清除並沒有一致的建議,目前認為,在小腦大於三公分的血塊,出現腦幹壓迫或是造成水腦症狀的病人建議手術血塊清除。但是對於大腦的血塊,則相對保守,血塊大於三十毫升,且位於距離腦表面一公分的病人接受手術比較有好處。目前除了開顱手術之外也逐漸風行內視鏡血塊清除手術,此類手術的好處為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理論上對正常腦部的傷害比較小,但是目前的證據力不足。

當醫師判斷需要進行手術血塊清除的時候多半會一併植入顱內壓監測器,他是一條細線放在腦部裡面,然後再外接到監測器。依據不同的原理有不同的材質,目前台大醫院有兩種。正常人的腦壓大約是在五到十五毫米汞柱,顱內壓監測器可以告訴我們腦袋這個黑盒子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當腦壓不正常升高很可能是再次出血,或者是腦部腫脹,顱內壓的數字可以提供醫生臨床照護作為參考。

腦室體外引流是將引流管植入腦室,一方面可以監測顱內壓,另一方面在顱內壓高的時候可以將腦水引流降低腦壓力。當醫師考慮植入腦室體外引流的時候多半是考慮需要持續監測腦壓,或者是腦水的循環受阻,病人產生水腦症狀,必須要引流腦水,第二種情況最常見在丘腦出血和小腦出血,丘腦位於腦部最深處,他的內側就是第三腦室,所以丘腦出血的時候很可能血塊會破到腦室,造成腦水循環障礙與水腦,此時需要引流,另一方面是小腦的出血同樣也可能會延伸到第四腦室造成循環障礙,或者血塊的質量影響造成小腦腫漲直接壓迫第四腦室影響腦水循環,在這些情況下醫師都會考慮要植入腦室體外引流管。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一個複雜的疾病,需要多方面的藥物與可能手術的治療。

資料維護人:外科部 莊助理管理師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