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更新日期:2023-10-16
神經外科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出血性中風簡介
作  者
王奐之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神經外科
內  容

腦中風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雖自民國96年起已退居第三位,但每年仍有逾萬人因此死亡。中風之倖存者,輕微者可恢復獨立生活之功能,但估計至少有25-30%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需要他人的協助。中風一旦發生,或多或少都會有程度不等的神經功能障礙,以目前的醫療技術仍無法有效治療,因此如何針對危險因子來做中風的預防就成了重要的課題。

"中風"之名乃因其發生時就像一陣風,說來就來;其英文為"stroke",也就是指突然被重擊那樣的感覺。因此不論古今中外對於這個疾病的想法都是類似的,突然發生且沒有預兆。在門診常可遇到患者誤以為後頸酸痛或是頭痛是即將要中風的徵兆,其實中風通常都沒有明顯的前兆,在一個較明顯的中風事件發生之前的所謂"前兆事件",有可能是短暫缺血性發作(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或已經是一個較小範圍的中風(lacunar stroke)。

廣義的腦中風,亦稱腦血管疾病,可粗略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前者約略佔所有腦中風案例的七至八成,其餘二至三成則為出血性中風。一般說來,在一個擁有完整專科服務之地區醫院等級以上的醫療院所,缺血性中風的患者會交由神經內科醫師收治,而出血性中風則會交由神經外科醫師收治。由於筆者為神經外科醫師,因此以下僅將出血性中風做進一步介紹。

出血性中風,俗稱自發性腦出血,就較廣義的定義而言又可再區分為腦實質出血(ICH,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及蜘蛛膜下腔出血(SAH,subarachnoid hemorrhage)。後者的成因絕大多數為顱內動脈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的破裂,少數為顱內動靜脈畸型(AVM,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所引致,其治療和處置原則和腦實質出血大不相同,因此也不會在這篇文章內做贅述。

腦實質出血(ICH),或是簡略地稱做腦出血,一旦發生,其死亡率較缺血性中風來得高,一個月內死亡率可高達50-60%.腦出血發生時的症狀和缺血性中風一般而言無法區分,雖較舊的文獻指出缺血性中風常發生在休息或睡眠時,而在活動,心情激動,或出力時發生的中風多半為腦出血,但近幾年的文獻均指出在客觀證據上其實沒辦法單純以病史和臨床症狀來對兩者作區分。由於兩者治療方向不太相同,因此目前都是建議民眾在發現疑似中風發作的患者時,應盡速安排就醫(以送至急診為佳),理想狀況是要在中風發作後三小時內得到醫療照護。送至醫院後,診治的醫師就會儘速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掃描以區分究竟是缺血性或是腦出血。

依據出血的位置,出血量,病患的年紀,意識狀態...各種因素,腦出血的後續治療選擇可能是單純觀察,手術清除血塊,或手術放置引流管等等。由於每個腦出血病患的預後不一,因此在目前美國心臟及中風協會的最新版腦出血治療準則建議當中有提到所謂的"出血性中風指數(ICH score)"。指數的分數為1至6分,愈高分表示預後愈差(表一)。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首要的判斷依據還是在於出血的狀況是否會危及生命,次要的考量是意識狀態,最後才是包含肌力,視野,語言等神經功能。一般說來,手術對於"是否能救命"的效果較明確,但若在手術前已陷入昏迷,意識狀態和其他神經功能恢復的可能性往往無法預測。若患者年紀較大,合併有其他器官功能的異常,或是有服用抗凝血劑及阿斯匹靈類的藥物,則手術風險又更高。接受手術之後,依據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況,或多或少都會發生如發燒,電解質不平衡,感染,肝腎功能異常等等併發症,手術後能否順利脫離呼吸器也難以判斷;因此住院日數的長短往往差距很大,不過若一切順利者多半在二至三週內可順利出院。

針對較少量或是神經功能影響較少的腦出血,急性期的照顧主要著眼在血壓的控制.血壓的控制目標因人而異,治療準則建議在中風第一日內可將收縮期血壓降至140毫米汞柱以降低血塊擴大風險,而第二日之後就可將血壓控制目標放寬至收縮期血壓160毫米汞柱以下以恢復血塊周圍正常腦組織之血液灌流。急性期過後,腦出血的患者和缺血性中風患者一樣需要有復健活動的安排和進行以期能有最大程度的恢復可能。不需手術治療者多半在一至二週內可順利出院。

出院後,患者多半不需要頻繁地回到神經外科醫師的門診回診。中風過後的照顧需求主要還是看病患的恢復程度,若有肌力不佳的情形仍建議需積極復健。而長期的藥物治療主要以血壓控制為主,少部分病患在腦出血過後會有癲癇症的遺存而需要長時間服用抗癲癇藥物。有一部分病患在中風恢復期過後一段時間可能會發生有水腦症(hydrocephalus)或是硬腦膜下積液(subdural effusion)的狀況,多數都在中風後半年至一年內發生,有可能需要以手術放置引流管的方式來進行治療。

以預防的角度來看,其實除了控制血壓之外,文獻上並沒有其他強烈的建議。一般認為天氣的急速變化,血管管壁的急遽收縮和舒張可能容易導致中風的發生,因此我們也都會建議在冷颼颼的寒冬當中,請務必注意保暖,尤其是高危險的老人族群;除了身體的保暖之外,頭部的保暖也要特別著重。中風造成的後果可小可大,希望有生之年都不會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圖片說明
出血性中風指數 (指數為各欄加總之分數) 出血性中風指數 (指數為各欄加總之分數)
資料維護人:外科部 莊助理管理師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