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更新日期:2023-08-24
婦產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認識妊娠毒血症
作  者
鄭進和
張貼日期
2018-02-23
張貼單位
婦產部
內  容

妊娠毒血症,或稱子癲前症,是一種婦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併發症,為造成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要原因之一,有2-5%的發病機率。典型的症狀包括:(1)高血壓:於懷孕20週後始發生的血壓升高。休息時間隔四小時測量兩次血壓都高於140/90mmHg或幾分鐘內兩次血壓都超過160/110mmHg即符合判定標準。(2)蛋白尿或合併其他器官的受損,如肝腎衰竭、肺水腫、突發性視力模糊或頭痛等症狀。

發生原因
妊娠毒血症起因是寶寶胎盤的血管形成過程出問題,導致胎盤血管阻力增加,除了造成胎兒血流減少影響胎兒發育甚至生命安全,缺血缺氧的胎盤會釋放一些因子刺激孕婦全身發炎反應,最終引起全身多處器官損傷。
目前此影響胎盤血管形成的原因尚且未知,可能與遺傳及免疫疾病等因素相關,故前胎合併子癲前症、有子癲前症家族病史、有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或抗磷脂抗體症候群的孕婦均為高風險族群。
另高齡、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多胞胎及接受人工授精受孕的婦女也有較高風險在懷孕中併發子癲前症。


如何預防妊娠毒血症
在健保補助的每一次產檢,都會固定幫準媽媽們量血壓和驗尿,目的是為了提早知道準媽媽是否有妊娠毒血症的症狀出現並加以預防。另目前也有新發展的自費篩檢技術,可以在第一孕期約11至13+6週期間,結合超音波量測子宮動脈血流阻力(UTPI)、抽血檢驗胎盤成長因子(PLGF)、及懷孕相關蛋白質A(PAPP-A)的數值,再加上準媽媽們的病史及血壓, 配合子癲前症風險計算軟體,可以篩檢出90%以上會發生早發性子癲前症的高風險孕婦。
根據文獻,這群高風險孕婦若在懷孕16周以前開始接受低劑量阿斯匹林治療,可以降低超過60%發生早發性子癲前症的風險。
此檢查可與第一孕期的唐氏症篩檢同時進行。若檢測結果為高風險的準媽媽們,就必須考慮接受藥物治療及定期的子宮及胎兒血流監測。


妊娠毒血症的治療若是
已診斷為妊娠毒血症,最根本的治療方式還是結束妊娠,即把寶寶生下來。因而若胎兒已足月(大於37週)會建議盡快安排生產。懷孕未滿足月的孕婦,若症狀輕微,則可考慮每週兩次以上密集監控症狀及胎兒發育狀況,待至足月再行生產。是否給予降血壓藥做治療則需視孕婦及胎兒症狀由婦產科醫師評估。

嚴重的妊娠毒血症如果發生持續性嚴重高血壓(血壓高於160/110mmHg)、視力模糊或頭痛、上腹痛,血小板數量減少,肝腎指數上升,都是嚴重的妊娠毒血症的症狀,並且有可能會發生癲癇進而發展成子癲症,此時需盡速就醫接受婦產科醫師的評估,並在考慮症狀的嚴重程度、胎兒的生長狀況及週數決定是否需提前生產,及後續的症狀治療。
此時若是已懷孕34週以上孕婦皆會建議安排生產,並於生產前及生產後給予硫酸鎂作為神經保護藥物以預防癲癇發作,並且給予降血壓藥物預防中風。

若是懷孕不到34週,因此時出生的胎兒有較高的早產兒併發症風險及死亡率,會先給予類固醇促進寶寶肺臟成熟並觀察48小時等待藥物作用,若是孕婦合併有肝腎功能異常、肺水腫、溶血、血小板低下、中樞神經異常、胎兒窘迫等嚴重併發症症時,經婦產科醫師評估後,仍可能必須即時進行生產。


生產後的治療
大部分妊娠毒血症在產後既可迅速改善。但是,極少部份妊娠毒血症在產後4週內發生,故產後仍須密集監測血壓及症狀。而產前嚴重妊娠毒血症的產婦,於產後仍需使用硫酸鎂及降血壓藥治療。

有妊娠毒血症病史的產婦之後也比一般人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如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等,故建議之後須注意體重控制、改善生活習慣、並每年定期健康檢查。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