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神經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頸動脈狹窄與腦中風預防
作  者
神經部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神經部
內  容

62歲的鍾先生熱愛登山。他10年前戒菸,高血壓也控制良好。在某次登山行程的第一天下午,他的左手臂從肩膀到手掌突然感到發麻,有一點使不上力的感覺。他認為可能是背包太重的關係,所以休息了一下之後,決定捨棄部份飲水和乾糧來減輕重量,接著繼續前行。第二天早上,由於左臂仍覺得怪怪的,鍾先生決定放棄後面的行程,提早下山。從南投開車北上時,左手發麻的情況再度發生,他在清水休息站休息了半小時才改善,之後繼續開車回家。鍾先生在隔天到神經科門診就診。

就診時,鍾先生已經沒有任何神經學症狀了。醫師安排了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鍾先生的腦部電腦斷層沒有明顯的異常,但是超音波顯示右側內頸動脈有超過80%的狹窄,診斷為內頸動脈狹窄引起的小中風。在住院和後續檢查後,鍾先生接受了右側內頸動脈支架置放術。過程沒有任何不適。在休養一個月後,鍾先生又開始登山,為已經和山友約好的南湖大山行做準備。


頸動脈狹窄分有症狀與無症狀兩種,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是指在180日內發生過頸動脈狹窄側的缺血性腦血管症狀。常見的臨床徵象包括半側肢體麻木或無力、臉歪、口齒不清、語言障礙、暫時性單眼黑矇等。嚴重的頸動脈狹窄造成腦內灌流下降,在身體缺水或灌流不足的狀況下,例如長時間運動、工作、太陽曝曬、貧血、低血壓等,更容易出現缺血性腦血管症狀,可能為暫時性或永久性的腦梗塞。已發生腦梗塞中風的患者中,台大醫院的腦中風登錄顯示顱外頸動脈狹窄超過50%的盛行率約為12%(3%為完全阻塞)。

對於高度的頸動脈狹窄,若單用口服藥物內科治療,無法去除血管內膜的硬化斑塊。口服藥物之外的積極治療有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是傳統全身麻醉的手術,能有效預防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頸動脈支架置放術的療效不亞於傳統手術,但在早期的術中併發症發生率較高,而隨著施放技術與支架材質的進步,以及加上遠端保護裝置,併發症已明顯減少。目前健保給付頸動脈支架使用規範為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大於80%以上、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大於60%以上。但內膜切除手術和支架置放皆有適應症和禁忌症,需要審慎評估。術後仍須配合抗血小板藥物以及嚴格的內科治療,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肪等的血管危險因子,才能真正有效預防中風。

資料維護人:神經部 邱醫師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