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神經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失智症
作  者
神經部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神經部
內  容

何謂失智症?
「失智症」又稱為「癡呆症」,是一種好發在中老年人的臨床症候群,主要症狀為記憶力減退,且伴隨至少一項大腦認知功能的障礙,在初期可能只是輕微的忘記,東西找不到或放錯地方,說話前後不太連貫且會重覆某些字眼或動作,逐漸的,記憶力的減退愈來愈嚴重,在判斷能力、抽象思考、計算能力上均會有障礙、走出家門會迷路;個性也會改變,原來脾氣很好的人,變得愛發脾氣,約一半的病患還有精神異常的行為,如妄想、幻想、焦慮、遊走、睡眠障礙、憂鬱或暴力行為等等,造成家屬及照顧者的困擾。

病因:
造成失智症的原因有多種,主要為大腦退化的老年失智症,又稱為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約佔60﹪,此為一種不明原因的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它會造成大腦神經細胞持續不斷退化,使神經細胞死亡及傳導功能消失,尤其以大腦皮質功能之退化最為明顯,導致思考、記憶、學習、語言能力均受影響,甚至影響行為、心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此種疾病的發生是漸進地,同時病情也是慢慢的變壞,此病是造成老年人生活障礙最大的疾病之一。

血管性失智症(多發性腦梗塞),約佔10-20%,其主因為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其臨床表現可能是突發性或階梯式漸進性變壞。此種疾病的演變較迅速與突發,智力變化時好時壞。其它如硬腦膜下腔出血、良性腫瘤、甲狀腺功能過低、抑鬱症、巴金森氏症…等,均可能造成失智症。


症狀:
記憶減退並影響到日常工作
抽象思考有困難
對過去熟悉的事務無法做好
東西擺放錯亂
說話表達發生問題
行為與情緒改變
喪失時間.空間的概念
個性急劇變化
判斷力與警覺性變差
對生活.事物失去興趣


治療:
失智症的治療依其病因不同而處理之,應先找出失智的原因對症治療。目前治療的方針多著重於相關症狀的處置,及併發症的預防,以延緩病情的進展。例如,以控制高血壓及抗血小板劑的使用來減緩多發性梗塞性癡呆症的病程,對於阿茲海默氏症者則可使用乙醯膽鹼抑制劑類藥物來改善其智力,目前衛生署所通過准予使用於臨床的有Tacrine(塔克寧)及Rivastigmine(Exelon 憶思能)及Donepezil(Aricept 愛憶欣)三種。

護理照護:
由於失智症者在語言表達、溝通理解上會有所改變,因此在與失智症者交談上,要能夠注意其反應與理解程度,以減少挫折感。在照護上可以運用下列技巧協助與失智症者互動:

(一).有效的溝通與理解
1. 給予足夠的時間表達,儘量避免打斷對方。
2. 讓對方感到受尊重並給予肯定。
3. 避免批評或糾正對方所說的。
4. 使用簡短.簡單及患者熟悉的用語與句子。
5. 以答案代替問題,或者直接將物品名稱說出,儘量少用容易造成患者誤解的用語或說法。
6. 若口頭說明不易理解時,可將事情寫下來。


(二).環境的舒適與安全
1. 注意家電使用上的安全,以避免觸電。
2. 浴室內使用止滑地磚及扶手,以避免跌交或滑倒。
3. 控制水龍頭熱水的溫度,以避免燙傷。
4. 避免使用玻璃門或落地窗,以免患者認為是一個開著的門而發生意外。
5. 若庭院環境安全,鼓勵患者從事戶外活動(散步、種花…)。
6. 利用環境中的事物,如照片、雜誌、音樂等,引發患者興趣而主動參與活動。


(三).注意遊走行為
1. 隨時留意患者狀況,防止其弄不清楚方向而迷失。
2. 在居住出入口置感應裝置,當患者通過時可發出警訊,提醒同住者。
3. 對於害怕被遺棄.方向錯亂的患者,應多予關懷鼓勵與支持。
4. 鼓勵患者參與活動或運動,以減輕焦慮不安狀況。
5. 讓鄰居能瞭解患者狀況,發現患者走失時能代為幫忙或留意。
6. 及早向警察單位報備患者可能發生的狀況與需要的協助。


(四).注意個人衛生及日常生活作息
1. 注意沐浴之安全,防止跌倒或燙傷。
2. 選擇簡單舒適的衣服,使用黏貼式的扣帶與不易滑的鞋子。
3. 讓患者穿著容易穿脫的衣服。
4. 一段時間就主動提醒患者去上廁所。
5. 減少睡前喝水,以免半夜上廁所發生危險。
6. 對於有失禁患者應耐心待之,並顧及其尊嚴,減輕其尷尬不安的情緒。
7. 鼓勵患者自己使用餐具進食。
8. 留意患者是否有被食物嗆到的可能或徵兆。

資料維護人:神經部 邱醫師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