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家庭醫學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吃得好動得少? 小心脂肪肝找上門
作  者
張炳勛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家庭醫學部
內  容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肝包油並不是肝臟被脂肪包住,而是肝細胞內儲存了許多小油滴。台灣小吃中常見的粉肝就是有脂肪肝的豬肝。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見原因,體重越重越容易脂肪肝,程度也可能會越嚴重。脂肪肝可分為兩大類:「酒精性脂肪肝」是喝酒造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則是高油脂、高熱量的飲食習慣所造成。三酸甘油酯過高、糖尿病、C型肝炎、某些藥物也是引起脂肪肝常見因素。瘦的人若是飲食運動習慣不好,仍然可能會有脂肪肝。

肝細胞中堆積的脂肪油滴可能引起肝臟發炎、肝細胞壞死,此時抽血的肝指數AST(又稱GOT)、ALT(又稱GPT)會上升。重度的脂肪肝在持續發炎後可能造成肝纖維化、肝硬化。有部分藥品可能可以改善脂肪肝造成的肝指數上升,但具體療效、副作用還在研究評估中。到目前為止,脂肪肝仍然無藥可醫,只能透過飲食控制、運動、規律作息、控制其他慢性病來治療,所幸絕大多數脂肪肝的變化都是可逆的,只要體重腰圍能減少,都可以恢復或改善。

單純脂肪肝,肝指數正常的患者,建議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追蹤嚴重程度的變化。若是脂肪性肝炎,肝指數上升的患者,則建議每三到六個月抽血追蹤。脂肪肝是國人肝臟疾病的最大宗,也是造成肝指數上升最常見的原因,本身沒有症狀,但對其他代謝性疾病和總體死亡風險都有負面影響,民眾在享受美食時千萬要謹慎不可過量。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