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電子報 2022年03月31日 / 第006期

第六期電子報

特別報導 保健園地 醫療資訊 衛教活動 藝文走廊
特別報導
▌ 慧榮科技捐贈手術室麻醉臨床資訊系統暨設備,助新竹臺大分院提升智慧醫療量能
全球NAND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領導廠商慧榮科技(NasdaqGS: SIMO) 捐贈「手術室麻醉臨床資訊系統暨設備」,協助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完成手術室麻醉臨床資訊全面電子化的建置工程。該智慧醫療輔助系統是以整合性電子麻醉紀錄為核心,讓手術中的麻醉醫護團隊能夠更加專注於手術病人的持續性監測,確保手術安全。此外,這項系統也能夠串連醫院系統,包括檢驗、影像、藥劑、護理等各項電子病歷資料,其應用範圍包括手術前風險評估、手術後訪視追蹤以及相關藥物醫材、品質管理及預後研究資料庫的建置等;未來將能夠提升手術麻醉的醫療品質,嘉惠新竹臺大分院需要接受手術的病患。

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表示:「智慧醫療趨勢帶動大量的資料儲存、處理和分析需求,打造更高效能、高可用性和更具彈性的IT基礎架構也成為各醫療院所的重要目標。慧榮長期深耕智慧醫療領域,我們的嵌入式儲存解決方案和嵌入式圖形顯示晶片已被廣泛設計於醫療設備使用,我們的軟體定義儲存產品也成功為多家醫療院所打造最先進的分散式儲存系統。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協助新竹臺大分院建置這套先進的智慧醫療輔助系統,希望藉由智慧醫療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提升醫療品質,同時造福地方民眾。」

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表示:「手術麻醉安全一直是病人安全工作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麻醉記錄完成電子化,這對我們同仁的工作流程,必然有所改善,醫療的品質也會更加提升。手術麻醉紀錄的病歷電子化一直是醫院資訊系統最困難的一個部分,感謝慧榮科技的支持。未來,整個系統搭配行動裝置的支援,不僅優化麻醉醫護同仁的工作流程,透過手術室白板的功能,也能提升手術流量與人力管理效率。手術麻醉過程的大數據資料收集,並從中建立各項決策輔助系統,相信必能落實我們智慧醫療,創新照護的目標願景。」

新竹臺大分院麻醉部主任洪明輝醫師表示:「手術中的麻醉紀錄是醫療病歷中資訊密度最大的紀錄之一。透過這套資訊系統,手術患者的各項生命徵象可以自動連續性的被收集記錄,相關的藥物、醫材和處置記錄也能夠透過簡易的操作程序來完成,讓麻醉醫護團隊能夠更心無旁騖地專注在病人的麻醉照護上。這樣設備流程的改變,能減緩同仁的工作負擔,更可以專注在病人的麻醉照顧,守護手術安全。」

【關於慧榮】
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 Technology Corp., NasdaqGS: SIMO)是全球最大的NAND Flash控制晶片供應商,其中SSD控制晶片的出貨量全球第一,應用在伺服器、PC及其他消費性電子品。慧榮同時也是eMMC和UFS嵌入式儲存控制晶片的市場領導者,應用在智慧型手機、IoT裝置及其他應用。我們同時提供SSD解決方案,包括為超大型資料中心提供的可客製化、高效能的企業級SSD,以及為車載和工控市場提供的單晶片儲存解決方案。客戶包括多數的NAND Flash大廠、儲存裝置模組廠及OEM領導廠商。更多慧榮相關訊息請造訪www.siliconmotion.com。

【關於新竹臺大分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的前身為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竹東醫院與臺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署立新竹醫院與竹東醫院長期深耕於大新竹,捍衛大新竹地區民眾的健康,改制為臺大醫院的分院後,更致力發展成為區域急重症與偏鄉醫療、長期照護之重要據點。為了提供大新竹地區民眾更有效率的醫療服務,臺大醫院自民國106年起即著手進行新竹分院、生醫園區分院、竹東分院三院整併作業,將原本新竹地區三家分院整併為一個機關「新竹臺大分院」、兩個機構「新竹醫院」及「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及竹東院區)。各院區任務分工為:「新竹醫院」以提供重度級急重症醫療服務為主;「生醫醫院竹北院區」以轉譯醫學研究、創新醫材及藥品研發為主,並提供急重症、癌症、優質健檢及國際級特色醫療服務為主;「生醫醫院竹東院區」以提供亞急性、慢性長期、老年及精神照護等社區醫療及偏鄉醫療為主之醫療服務。

新竹臺大分院麻醉部洪明輝主任說明手術室麻醉臨床資訊系統暨設備能自動連續性記錄收集病人生命徵象,幫助醫護人員減輕工作負擔,可以更專注在病人的麻醉照顧上
新竹臺大分院麻醉部洪明輝主任說明手術室麻醉臨床資訊系統暨設備能自動連續性記錄收集病人生命徵象,幫助醫護人員減輕工作負擔,可以更專注在病人的麻醉照顧上
捐贈儀式合影,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左)、慧榮科技苟嘉章總經理(右)。
捐贈儀式合影,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左)、慧榮科技苟嘉章總經理(右)。
▌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導入中風復健新利器:智慧鏡像機器手
50歲的科技公司主管T先生認真盡職,若事情沒有做到滿意的程度,總是無法鬆懈、休息,長期處於繁忙工作的狀態。一日寒冷的夜晚,T先生從公司忙完回到家中後突然昏倒,幸好被妻子發現並緊急送醫。腦部斷層掃描後發現T先生的左腦出血性中風。在醫療團隊的照顧下,T先生在一天內即恢復清醒,然而右半邊的肢體卻完全沒力氣,於是出院後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積極地進行復健與鏡像治療。六個月後,T先生雖然右半邊肢體雖然不如中風前靈活,但已可獨立行走,使用右手拿湯匙進食,日常生活完全獨立了。

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程聖浩醫師說明,中風後可能會遺留肢體無力的後遺症,影響患者的動作功能。其中,手部功能的恢復往往會比下肢控制落後,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自理的能力與復健動機。若中風後早期接受密集復健,練習手部復健動作,則越有可能幫助患者復原。

程聖浩醫師表示,過去鏡像治療和雙上肢訓練為中風後上肢復健的重要方法之一,鏡像治療是指透過用鏡子放在患側和健側的中間,透過視覺回饋刺激大腦,讓健側的活動在鏡中看起來像患側在活動一樣。而雙上肢訓練則透過同時訓練患側和健側,搭配各種日常生活中的任務,以促進患側功能以及雙側上肢的協調性。而上肢復健訓練搭配機器輔助,能更有效達成復健目標,並增進患者復健的動機,進一步縮短復健週期。

程聖浩醫師說,新竹臺大分院致力於智慧醫療發展,於生醫醫院導入智慧鏡像機器手,提供中風患者復健選擇。在治療師指導下使用智慧鏡像機器手,搭配任務導向之復健訓練,結合鏡像治療或雙上肢訓練等,可有效增加腦部神經刺激與肌肉控制能力,改善中風後患者之手部功能。

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詹雅淳職能治療師指出,智慧鏡像機器手可以優化鏡像治療模式,並提供高重複性動作練習的機會,促進動作復原。傳統鏡像治療需患者大量的注意力,看著鏡子並反覆想像患側手與健側手進行相同動作。透過智慧鏡像機器手的輔助,讓患者直接看到患側手實際地與健側手進行同樣的動作,同時患側手動作變得更流暢、更有效率,可以在相同時間內增加動作重複練習的次數。

程聖浩醫師解釋,智慧鏡像機器手的原理係用感測器偵測健側手的手部活動,並用外骨骼機器手帶動患側做出相同動作。可引導患者做出具功能性的精細動作,如拿、握、捏等。目前機器手主要提供腦中風患者使用,在生醫醫院復健團隊的評估與訓練下,智慧鏡像機器手將與過往復健訓練相輔相成,讓患者在復健規劃上有更多選擇。

職能治療師引導患者使用智慧鏡像機器手的輔助進行手部上肢復健訓練活動
職能治療師引導患者使用智慧鏡像機器手的輔助進行手部上肢復健訓練活動
保健園地
▌ 淺談蠶豆症
一個剛出生三週的寶寶,長得白白胖胖、非常可愛。他的爸媽雖戴著口罩,卻難掩愁眉苦臉,抱著寶寶走進診間,原來是新生兒篩檢中的蠶豆症數值異常,被篩檢中心提醒,必須前來新竹臺大分院 新竹醫院追蹤。不過,蠶豆症是十分常見的體質,而新生兒篩檢陽性也不代表就是患者,因此才需後續檢查,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遺傳科賴建亦醫師說明,1961年新竹縣推廣蠶豆非常成功,然而,於此蠶豆豐收季節,同時出現14名孩童因溶血性貧血入院,其中5名死亡,經查發現,這些孩童都帶有蠶豆症體質,且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了蠶豆,而造成溶血。蠶豆症體質的人,因紅血球中的一種酵素(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的活性或數量不足,當接觸氧化力較強的物質時,便會造成溶血。在台灣每一百人中,約1至2名有蠶豆症,是一種常見的遺傳體質。因此國內於西元1984年,展開新生兒篩檢業務時,「蠶豆症」便被納入新生兒篩檢項目。

賴建亦醫師說,為了避免危害蠶豆症體質的人,環保署已於2021年2月起,禁止全國所有公廁使用萘丸驅蟲,但在民間企業沒有相關規範。曾遇過30歲左右男性就診,表示自公司廁所放了萘丸(合成樟腦丸),便出現頭暈、疲累、茶色尿等表現,經檢驗確認該男性為蠶豆症體質,且出現溶血的狀況,經治療後已無大礙。

賴建亦醫師提醒,蠶豆症體質的人,終身都不能食用蠶豆,或含生鮮蠶豆的食品,也不建議使用薄荷(常見於涼感的外用藥膏)、萘丸(合成樟腦丸)、甲基水楊酸(許多外用軟膏含有這項成分),有些藥物也會誘發溶血,因此就醫時請記得提醒醫師或藥師,也避免自行購買成藥。如意外接觸而誘發溶血時,可能造成黃疸、茶色尿,嚴重時可能影響意識,甚至有生命危險。有上述表現時,需立即送至急診。但不接觸這些物質的話,和一般人並無不同,因此概念上類似過敏,比較像是一種體質。賴建亦醫師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這個風險,一起讓日常環境對蠶豆症體質更加友善。

賴建亦醫師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這個風險,一起讓日常環境對蠶豆症體質更加友善。
賴建亦醫師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這個風險,一起讓日常環境對蠶豆症體質更加友善。
醫療資訊
▌ 早春等季節需要特別注意「燒、咳、喘」的細支氣管炎
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葉大偉醫師表示,隨著季節的變化,呼吸道疾病病人也隨之增加。從門診就診情況可以明顯感受到腺病毒引起的結膜炎、疱疹性咽峽炎和細支氣管炎等患者增加,其中細支氣管炎是嬰兒較容易引起病發症的疾病,發生於一歲以下的嬰幼兒為主,尤其家中若有剛出生兩個月到週歲的嬰幼兒,此時也需要特別的注意。

葉大偉醫師提醒,最常見的狀況是因家中成員有感冒症狀,傳染給家中一歲以下的嬰幼兒。起初的症狀為鼻水、發燒、胃口變差,接著咳嗽愈來愈厲害,且會發現喉嚨裡發出濃濃的呼吸喘聲,有時半夜嬰幼兒突然醒來後持續哭鬧不止,甚至會出現大聲尖叫,而且有時呼吸聲聽起來就像氣喘一樣。一歲以下的嬰幼兒細支氣管的管徑比較細且脆弱,很容易因為病毒感染的發炎腫脹引起阻塞,空氣因此不易通過而產生了咻咻的呼吸聲。隨著年紀的增長支氣管的管徑也隨之變大,因此至兩歲以上的兒童,因支氣管的管徑變大了,抵抗力也加強了,很少再出現此症狀。此症狀雖不能算是氣喘病(氣喘又為「支氣管過敏」),但是若在嬰兒期常常發生此症,長大後發生氣喘的機率比較大。

葉大偉醫師說明,細支氣管炎是病毒的感染和一般感冒、氣喘最大不同在於引發較高溫的高燒且長達三至四天,此病症目前沒有什麼特效藥,只能細心地觀察病情的變化,在連續發燒了幾天之後,家長常困惑地發現怎麼愈吃藥愈咳而且持續發燒,是因為氣管發炎造成的痰液增加,而咳嗽只能將大氣管的痰咳出,但在咳嗽時卻可能因氣管緊縮反將痰推擠到更深部,此時需要經過三、四天且配合藥物作用,透過拍痰咳嗽使痰開始外流,典型細支氣管炎的病程進展本就如此,這種病症只能耐心等候三、四天後自然退燒,咳嗽則可能長達一至二週才逐漸好轉起來。

葉大偉醫師提醒,嚴重的時侯有可能合併病毒性肺炎(細支氣管的更末端就是肺泡,此處是空氣交換的所在;肺炎係指肺泡和間質組織發炎),不但會有高燒,呼吸變得急促而咻咻作響,一分鐘甚至達五十下,鎖骨部和下腹部因喘而呈現肌肉下陷,食慾變差、不安,甚至臉部、嘴唇發紫,看在家長眼裡,緊張異常,此時請應盡速就醫使用氧氣罩來濕潤呼吸道,緩解不適並搭配醫生指示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衛教活動
▌ 111年4月新竹門診團體衛教活動
111年4月新竹門診團體衛教活動
4月01日(五)|8:20-8:50|主題:哺餵母乳(頭好壯壯)|主講人:許季芸 護理師|地點:二樓婦產科門診候診區
4月08日(五)|8:20-8:50|主題:口腔癌防治|主講人:卓心薇 護理師|地點:ㄧ樓門診大廳
4月15日(五)|8:20-8:50|主題:帶狀疱疹|主講人:吳庭宜 護理師|地點:ㄧ樓門診大廳
4月22日(五)|8:20-8:50|主題:下背痛|主講人:陳盈均 護理師|地點:ㄧ樓門診大廳
4月29日(五)|8:20-8:50|主題:健康與菸品|主講人:陳婕瑜 護理師|地點:ㄧ樓門診大廳

▌ 111年04月竹北門診團體衛教活動
111年04月竹北門診團體衛教活動
4月07日(四)|8:30-9:00|主題:預防痛風|主講人:洪詩含 護理師|地點:內科候診區
4月21日(四)|8:30-9:00|主題:隱型殺手-心肌梗塞|主講人:盧昕妮 護理師|地點:內科候診區

▌ 111年04月竹東門診團體衛教活動
111年04月竹東門診團體衛教活動
4月12日(二)|8:30-9:00|主題:預防跌倒之注意事項|主講人:陳欣屏 護理師|地點:內科候診區
4月19日(二)|8:20-8:40|主題:帶狀皰疹的認識|主講人:何倩萍 護士|地點:內科候診區
4月26日(二)|8:30-9:00|主題:三高之防治|主講人:曾姵菱 護理師|地點:內科候診區

藝文走廊
▌ 光愛池上雲繡美展
展覽名稱:光愛池上雲繡美展
展出者:李雲
展出時間:111年4月1日至111年6月30日
展出地點:新竹醫院一樓門診大廳及兩側長廊

刺繡是民間傳統藝術工法之一,透過針、與載體之間的交互關係,而表現出不同風貌的藝術作品。本院此次邀請來自台東池上的藝術創作者李雲老師展出,李老師從事刺繡創作近28年,憑著與生俱來的天賦以及過人的毅力練就卓越的手感,平面的刺繡透過她的一雙巧手搖身變成獨一無二的浮雕刺繡作品,成為為人知的「池上雲繡」。

「池上雲繡」一詞係由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籌備者及首任藝術總監陳建大明老師以池上多變的雲氣與李女士的名字為靈感命名,其特色在於一幅作品會同時以面與立體刺繡的工法呈現,作品會先油畫或壓克力顏料打底,再用車線加一條金蔥線,在布(油畫布或其他布料)面上一針一線刺繡而成,此技法需要極高的手藝與耐心,一張45X33公分的8號油畫布需耗時1至2個月,80X60.5公分的25號油畫布則須3至4個月才能完成,創作過程有如一場未知的旅程,會依當時的心境與創作思緒而有不同的面向。

李老師的創作靈感來自其內心情感、日常生活、家鄉美景以及特色農物,或是四季變化。本次「 光愛池上雲繡美展」展出的每一幅作品不只是呈現表面的形色,也蘊含著對家鄉土地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想像,歡迎大家於展出期間至本院欣賞栩栩如生的絕美雲繡藝術作品,感受浮雕刺繡「織」美。

▌ 記‧念-彭寶珠油畫個展
展覽名稱:記‧念-彭寶珠油畫個展
展出者:彭寶珠
展出時間:111年4月1日至111年6月30日
展出地點:生醫醫院竹北院區2樓門診區長廊

80年代風靡全球的電視節目-「歡樂畫室」想必是許多人的回憶,主持人Bob Ross經典的爆炸頭造型搭配平鋪直敘的口吻,運用簡單的繪畫工具與步驟展現高超的繪畫技巧,當時在台灣也掀起一股習畫熱潮。文藝走廊此次邀請展出的素人畫家-彭寶珠女士,正是該節目的忠實觀眾,因緣際會結識Ross在台的子弟兵曾惠敏老師,在曾老師的引領下正式走進油畫世界。彭女士對油畫的熱愛,從她日常生活便可見一斑,工作之餘總與繪畫為伍,即便僑居紐西蘭仍未曾停歇作畫,甚至一步步涉足水彩畫。

彭女士受Ross影響,畫風寫實且對風景油畫情有獨鍾,其中又以湖光山水為主,平靜的湖面與山巒相互輝映,彷彿在傾訴她的心情故事,透過繪畫創作,替忙碌的生活偷偷按下暫停鍵,進而恢復內心的寧靜;因為偏愛玫瑰花,彭女士對花卉油畫也多有著墨,溫柔的筆觸總能呈現花卉綻放的魅力,恰如她凡事全力以赴,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發光發熱的人生寫照,不僅如此,熱心公益的她也接受紐西蘭僑胞邀請,在僑界舉辦了2次個人畫展,屢屢獲得廣大迴響。

本次「記‧念-彭寶珠油畫個展」係彭女士家屬主動向本院申請展出,35幅的展品涵蓋寧靜的湖景、生動的人像、栩栩如生的靜物與花卉,除了想跟病友與家屬分享彭女士畢生的畫作,也希望透過展品撫慰病友與家屬的心靈,歡迎大家於展出期間至本院2樓文藝走廊欣賞這場別具意義的藝術饗宴。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誠摯邀請您前來共享這份藝文饗宴。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