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新聞稿

新聞稿內容
標  題
上肢機器輔助訓練
張貼日期
2023-09-21
張貼單位
復健部林蕙筠職能治療師
內  容

    廖女士於去年三月不幸中風,左邊的手腳都變得沒有力氣,經過一段時間復健,力量還是不足,抬高或抓東西都感到困難,而且越來越緊繃,有時活動時也會感到疼痛,家人也越來越不敢協助進行復健運動,讓廖女士對於復健的信心大減,故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復健部就診,經治療情況改善許多。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復健部林蕙筠職能治療師解釋,廖女士剛到院就診時,醫師評估覺得應該先處理整個上肢緊繃的問題,於是建議施打肉毒桿菌素,緊繃感亦於注射後消失,也開始能進行一點手臂動作。醫師進一步建議她,可考慮使用上肢機器輔助訓練治療。廖女士每週接受兩次療程,廖女士表示有機器手臂輔助,比起由別人幫忙活動肢體運動,有比較好的支撐,而且動作速度慢慢進行也比較穩定,也開始願意嘗試配合出力,感覺動作有比較舒適,也沒有疼痛的情況。

    林蕙筠職能治療師說明,上肢機器輔助訓練可依據病人不同的力氣狀況,提供上肢近端(肩膀、手肘)或遠端(手指)的動作訓練。其中上肢近端訓練是使用機器手臂取代人力,與傳統復健訓練相比,提供病人更加穩定的動作輔助支撐;此外,也能透過先進的肌電訊號感測技術,配合上肢的肌肉動作收縮情形,可設定多種智慧化訓練模組,讓治療師視病人狀況及能力,選擇合適的訓練模式與調整難易程度。
   
    林蕙筠職能治療師進一步說明,另一套機器輔助訓練是用來訓練手部活動的鏡像模式訓練,病人在健側手穿戴上感應手套,做出的動作透過偵測系統,把訊號傳遞到患側手的機器手馬達,再由機器手輔助患側手活動,做出跟健側手一樣的鏡像動作;這個訓練的好處是,可以搭配日常生活的一些簡單動作,比如拿球、取物等,此一訓練模式能夠活化病人的鏡像腦神經元,同時提供患側手的肌肉本體覺與運動覺回饋,以促進中風患者神經動作復原。
   
     林蕙筠職能治療師說明,近年來,機器輔助訓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應用,除了用於腦中風病人之外,也可以用於其他肌肉骨骼及周邊神經損傷的復健。要接受這樣的治療,需要先經過復健科醫師及職能治療師的專業評估,確認病人適合接受訓練,如果肌肉張力過強,會建議先處理張力問題,比如安排肉毒桿菌素注射,再由職能治療師根據病人需求與狀況,制定個別化的復健訓練計畫,幫助病人回復日常生活功能。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團隊也提醒民眾,即使有新型科技治療技術加持,仍然需要病人與照顧者耐心積極的配合復健訓練,才能有良好成效。

 

圖片說明
上肢機器輔助訓練,可設定多種智慧化訓練模組,讓治療師視病人狀況及能力,選擇合適的訓練模式與調整難易程度。 上肢機器輔助訓練,可設定多種智慧化訓練模組,讓治療師視病人狀況及能力,選擇合適的訓練模式與調整難易程度。
資料維護人:秘書室 江服務員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