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骨科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兒童骨科衛教
作  者
骨科部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骨科部
內  容

幼兒並非大人的縮小版,每個階段小孩子的骨關節肌肉系統會遇到的狀況都與大人迥異。骨科醫學的英文”orthopedics”是從希臘文”orthos”「直」的意思,和”paidios”「小孩」的意思合併而成的,就是指如何使生來畸形的骨骼,經矯正而變直,變健康的一門科學。

小兒骨科常見的疾病有
1.兒童骨折:
小孩子的骨折與大人情形不同,大部份都可以簡單的固定就能癒合。但發生於生長板附近或是影響到關節內的骨折,則視情況必要時需給予正確的復位(在適當的麻醉及在X光導引下)完成正確的復位,同時進行內固定或石膏固定,才不會造成手腳長歪的後遺症。許多家長會問手術有沒有後遺症,其實應該要問「不手術的後遺症是什麼?」。專業的醫師建議以手術治療時,代表非手術療法不會成功或是可能會留下嚴重後遺症,手術是為了減少後遺症的發生。傷及生長板,同時又沒有好好矯正及復位,易發生癒合不良而成彎曲畸形及關節活動受限,或是左右肢体長短不一的後遺症。

2.先天性斜頸:
臨床表現包含頭總是歪歪的,喜歡固定一側看以及臉蛋好像兩邊不對稱。常見的原因有:
1.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所造成的肌肉性斜頸
2.先天性斜視引起續發姿勢性斜頸
3.骨性斜頸:由骨骼異常所造成
4.不正常肌肉張力反射造成
5.急性感染造成第一、二節頸椎脫位
其中以頸部胸鎖乳突肌的纖維化最為常見,可在頸部肌肉內摸到腫塊,大部分腫塊會在六個月大時消失。若超過一歲,頭部轉動仍明顯受限則需考慮使用手術治療。


3.骨關節感染:
小孩子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比起成人更容易發生細菌性骨關節炎,細菌會由發炎的扁桃腺或皮膚膿泡經血流而來,以及直接穿刺傷或或開放性骨折。細菌性髖關節炎常會留下生長板停滯、關節破壞或股骨頭破壞等嚴重的後遺症,所以如果小孩子有發燒、肢體紅腫、不肯活動時,必須懷疑骨骼及關節感染的可能性。非手術治療若臨床症狀沒有顯著改善需考慮手術切開關節清創及引流;避免造成嚴重的骨關節破壞及後遺症。

4.發育性髖關節脫臼(DDH):
發育性髖關節脫臼(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也可以是發育性髖關節脫臼((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這些都在DDH含意當中。DDH可以從新生兒出生時的篩檢,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出生六個月內以穿吊帶治療成功率高,但若是到快行走時期因大腿外張受限,兩腳長短不一,走路跛行等症狀才被家長發現,除了閉鎖性復位加上石膏固定外,部分需接受切開復位加上各種切骨矯正手術治療。年紀愈大,手術愈困難,結果也較不理想。

5.脊柱側彎:
臨床表現為小孩子偶爾感到腰酸背痛,站立時肩膀一高一低或一側臀部翹起。脊柱側彎除了脊柱向側面彎曲,常合併有椎体旋轉,嚴重者甚至會呼吸困難。發生脊柱側彎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性、神經肌肉性、外傷性、腫瘤或是骨髓炎等等。最常見的是為特發性(原因不明)側彎。好發於10至14歲國小、國中女生,大多在10度以內,絕大部份的病例都相當輕不會惡化,但有一些病人在快速成長期數年之間惡化的很厲害,所以需要定期追蹤。治療需要按其原因、側彎度數、部位、年齡、惡化速度來作決定。在25度以內者大多只需密切注意及追蹤便可,25至40度的側彎則需背架治療,40度以上的側彎大多需要作手術矯正治療。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