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眼科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甲狀腺性突眼症
作  者
眼科部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眼科部
內  容

甲狀腺性突眼症,又稱為葛列夫氏眼病變(Graves'Ophthalmopathy),此乃因葛列夫氏發現,有一群病人同時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脖子變粗,眼睛變突而且小腿脛骨前皮膚增厚的現象,經過多年臨床的觀察,雖然甲狀腺機能亢進和突眼可以同時出現,但它們之間並非因果關係,而是基於某一個共同病因所導致,而這個病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跟免疫功能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有關,因此我們不能期待藉由治療您的甲狀腺功能來改善突眼,那就好像期待經由治療突眼來改善甲狀腺功能一樣不切實際。

 

臨床上,可以見到因眼外肌因黏多醣堆積而肥大,並導致對稱或不對稱的眼球外突,進而眼皮及結膜的充血(紅腫,角膜因外露而導致乾燥破皮甚至是穿孔潰瘍,眼肌纖維化導致複視,嚴重者因肥大眼外肌壓迫視神經而導致失明。

 

醫師依照”眼疾活性指標”,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所謂”眼疾活性指標”,包括以1.結膜水腫,2.瞼板前水腫,以及3.隔前水腫的程度,以及其充血情形評分.每一項最高可得四分,最低為零分,因此每一隻眼有零到滿分12分的嚴格區分,得分越高眼疾的活性越大。

 

甲狀腺眼疾是一個有活性期限的疾病,通常活性只維持3~5年,可是在這3~5年內已產生的變化,如眼肌纖維化與黏多醣的堆積,則是不會消失的,因此,區分一個患者是屬於活性期或是穩定期,是很重要的事,因為穩定期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準,而活性期則以防止發炎反應進行的藥物治療為主,除非有危及視神經的壓迫,才施予手術.手術方法原則上分為四期,但並非每位患者均須經過全部四期手術,大部分只須1~2期的手術即可解決問題。

 

第一期手術:眼窩減壓術,將眼窩壁的部分骨頭移除,使得眼窩內因肥大眼外肌及眼球後多餘的脂肪,而使眼球外突的壓力減輕,達到使眼球後縮的目的。不過少數病患於術後會有複視現象,必須接受

第二期手術:複視矯正手術。
第三期手術:眼裂寬度之調整,放鬆牽扯後縮的上下眼瞼。
第四期手術:外觀性或美容性問題之矯正。

雖絕大多數僅需做其中一種或兩種手術就夠了,但應有接受四期手術可能性的依序評估。甲狀腺性眼疾是相當不易處理的疾病,患者需建立正確觀念耐心的配合,醫師方有發揮的空間。

資料維護人:眼科部 江事務員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