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急重症醫學中心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認識氣切
作  者
護理部 陳意超護理長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急重症醫學中心
內  容

一、作氣切的好處? 
使用氣切套管呼吸阻力較小,有助呼吸器脫離。氣切術後,可增加病人舒適度,維護口腔衛生,減少聲帶受損。若在病情許可下,可說話進食,進行日常活動,提升生活品質。
 

二、什麼是氣切?
所謂的「氣切」就是氣管切開手術,是將氣管軟骨之間(圖一)做橫向切開以建立人工呼吸道的一種手術。將嘴巴氣管內管移除改放置到脖子的氣切套管(圖二),來銜接呼吸器提供呼吸。
 

三、為什麼要做氣管切開
(一)氣切可增加脫離呼吸器的機會:可大幅降低人工氣道的阻力使呼吸更有效率。
(二)氣切會減輕因氣管內插管帶來之不適:可減輕口腔感染,同時有助於口腔清潔及減低口腔潰瘍發生。
(三)氣切管不易移位脫落,較為安全:氣管內管較難以固定,一旦脫落可能使病人無法呼吸,有生命危險。
(四)氣切管使病人咳痰或護理師抽痰都較為容易。
(五)若情況允許,使用氣切管的病人仍可說話:氣管內插管直接貫穿聲門,容易使聲帶受傷,某些特殊氣切管可用來發聲,促進病人之溝通能力。
 

四、哪些病人需要氣切?什麼時候做最好?
(一)少數病人須早期(七日內)接受氣切手術,如:上呼吸道阻塞、頭頸部或胸腔外傷、昏迷或四肢癱瘓需要長期臥床病人。
(二)脫離呼吸器困難,需較長時間訓練者:預計使用呼吸器大於二到三週者,會建議儘早氣切,以利脫離呼吸器。
(三)無法自行排除痰液,可能有嗆入性肺炎危險者,如:頭部外傷、中風、缺氧性腦病變、 神經肌肉疾病、慢性肺疾…等。
(四)曾嘗試拔除氣管內管卻失敗的病人。
 

五、氣切後,再也無法進食?
醫護人員評估病人意識清楚及吞嚥功能正常,可嘗試由口進食。
 

六、氣切套管可不可以拿掉?
病情穩定後,經醫護人員評估訓練,可以考慮拿掉氣切套管。氣切傷口會自行癒合。

圖片說明
氣切方式說明 氣切方式說明
放置氣管內管與氣切說明 放置氣管內管與氣切說明
資料維護人:急重症醫學中心 洪副管理師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