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急診醫學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中暑怎麼辦?
作  者
李宜家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急診醫學部
內  容

台灣地區夏季氣候炎熱,今夏目前已出現過攝氏37.1度的高溫,是熱衰竭、中暑等熱疾患的好發地區,民眾必須做好適當的預防措施,以避免損害健康。

人體調節體溫的機能構造涉及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溫度感受器,感溫受器遍佈全身四肢周邊皮膚和身體中心,接受溫度改變刺激將訊息傳遞回中樞神經;第二部分是中樞神經系統,整合溫度刺激訊號;第三部分是體溫調節反應器官,人體最主要的散熱機制是透過流汗和周邊血管舒張,人體汗腺有交感興奮的大汗腺(Apocrine),主要分佈在臆下,對於熱和情緒緊張有反應,以及副交感興奮的小汗腺(Eccrine),分布遍及全身,是散熱流汗的大宗。

當身體產熱增加、環境溫度過高、散熱減少,調節體溫的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便會造成熱疾患。因此生病、發燒、甲狀腺機能亢進、劇烈運動等身體產熱較多的人,需要長時間日曬或在悶熱環境中工作的勞動者、訓練的新兵,肥胖、老長者、幼童等身體散熱作用較差的人,都是容易發生熱疾患的對象。

熱疾患主要分為症狀較輕的熱痙攣(heat cramps)、熱暈厥(heat syncope),症狀較嚴重的熱衰竭(heat exhaustion),以及可能會危及生命的中暑(heat stroke)。


熱痙攣(heat cramps):
高溫下大量流汗,身體流失水分的同時也流失電解質,電解質失衡會引起肌肉抽痙疼痛,通常抽痙時間短暫、間斷,好發在使用較多的疲勞肌肉。 

熱暈厥(heat syncope):
因為高溫下表面皮膚血管擴張,周邊血液循環旺盛,導致腦部的血流供應不足,會造成暫時性意識喪失、頭暈、脈搏減弱、皮膚溼冷等症狀。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分為水分缺失和電解質缺失兩種,水分缺失是大量流汗時,水分補充不足,造成脫水現象,而電解質缺失通常比水分缺失需要更長時間才會發生,汗液流失後補充的水分所含的電解質鹽分不足,主要症狀為口乾舌燥、疲倦、全身無力、噁心想吐、頭暈、頭痛、暈厥、皮膚溼冷、心搏急促微弱等。 

中暑(heat stroke):
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控機制受損,區別於熱衰竭的病患意識清楚,中暑的病患會逐漸減少甚至停止出汗,皮膚燥熱、心搏急促微弱、呼吸急促、意識混亂甚至昏迷不醒、癲癇,通常體溫超過攝氏40.5度。 

倘若發生上述熱疾患現象,先迅速將病患移離高溫環境,在陰涼處躺臥休息,並將雙腳抬高以增加腦部血液灌流,並脫除衣物、搧風、溼冷毛巾擦拭、冰敷來幫助散熱,若患者意識清楚,給予補充含電解質的液體,例如加鹽的水或是運動飲料,若患者意識不清,不要強行灌飲以免嗆到,應迅速聯絡送醫。

預防勝於治療,氣候炎熱時,應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穿著寬鬆舒適透氣的棉麻衣物,保持室內通風,盡量避免待在密閉的高溫空間例如太陽直曬的汽車內,避免在溼熱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也盡量避免在烈日時段進行戶外活動,若外出盡量戴遮陽帽或是撐傘防曬隔熱。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關心您!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