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小兒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兒童高血壓
作  者
傅俊閔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小兒部
內  容


兒童高血壓

作者:傅俊閔

 

個案
日前門診來診幾位在學校健康檢查出高血壓的兒童,來本院做進一步評估。小朋友明顯過重,平常少運動,經過基本檢查沒有明顯器官的問題,故先請小朋友生活型態做調整,平時做血壓監測,於門診追蹤。這類小孩愈來愈多,我們就來談談兒童高血壓。


甚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顧名思義就是血壓超過正常標準,粗略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和次發性高血壓(secondary hypertension),原發性高血壓指沒有特別血管或器官的原因,可能因為肥胖少運動抽菸等等不良習慣,隨著年齡增加血壓逐漸升高,大人的高血壓多屬此類;次發性高血壓則是有特別器官的原因,例如主動脈窄縮,腎臟病變,或者內分泌的問題導致。


一般而言,年紀愈小的高血壓,愈要考慮次發性的原因,相反地,在成人大多是原發性高血壓,然而在西化飲食及生活型態不良的情況下,青少年的代謝症候群愈來愈多,也有更多的青少年有原發性高血壓,粗估可能每一百個兒童就又一到三個。


高血壓的重要性
高血壓不論是原發性或是次發性,都會對周邊器官產生傷害,進而增加相關疾病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如中風,還有長期對腎臟的傷害。 在兒童期間,這些併發症多還沒產生,因為少有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略,然而對周邊器官的影響是漸進的, 能夠及早發現及早預防, 對兒童的健康是個重要的課題,因此目前美國兒科醫學會在2017年發表的臨床指引,建議三歲以後每年應該至少測量一次血壓


篩檢和診斷
高血壓的診斷在兒童是比較麻煩的。首先是測量方式,因為身體會隨著年齡長大, 所以要用不同的袖套(cuff)測量血壓,不像大人可以統一規格;再來,兒童血壓本來就會隨著年齡逐漸增加,因此不能像大人一樣用一個 “收縮壓/舒張壓 < 120/80 mmHg” 的標準作為正常值,而必須根據年齡和身高做校正。診斷通常也不是一次就斷定, 畢竟有時候有測量誤差,小朋友有時候會緊張導致血壓升高(所謂的白袍高血壓),因此原則上連續三次門診測量血壓都高,才會診斷高血壓。因此家屬若被告知小孩子血壓高可先不用太擔心,重要的是先到醫院進行複檢確認。
後續評估 要考慮評估的內容很多,主要的目的在

  • 後續處理
    對於次發性高血壓,治療主要就是針對本身的問題處理,例如主動脈窄縮就要考慮手術或心導管治療,有時也需要輔以藥物治療。對於原發性高血壓,則主要先從生活型態改變開始,臨床指引建議包括飲食和運動的調整,低鹽少油少糖高纖飲食,每周至少三到五天30分鐘到60分鐘以上的中度到強度的運動,如果一開始的血壓真的太高,為了避免對周邊器官的傷害,還是會考慮藥物治療,但生活型態的調整絕對是不能少的,這對於高血壓改善或是長遠來講兒童健康都有幫助。早期診斷早期介入,更有機會避免長大後的併發症。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會更健康。

資料維護人:小兒部 徐醫師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