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家庭醫學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阿公阿媽,您今天活動了沒?
作  者
賴秀昀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家庭醫學部
內  容

76歲的吳媽媽平常沒有特別的運動習慣,白天偶爾會去附近的公園走走,不過因為膝蓋不好走不久,大部分時間都在家看電視,最近覺得自己走路越來越慢,醫師建議應該要增加身體活動量,但是年紀這麼大了,膝蓋又不好,要怎麼開始呢?
 

老年人適合哪些身體活動?
身體活動可以分為四種型態,包括:有氧適能活動、肌力強化活動、協調性訓練、以及柔軟度活動。有氧適能活動也稱為耐力活動,透過持續運動大肌群來增進心肺功能,例如快步走、慢跑、或游泳等都算,肌力強化活動則是為了增加肌力所設計的活動,例如舉重、伏地挺身、深蹲等,協調性訓練可以增加平衡感及預防跌倒,像是太極拳,柔軟度活動則能增進關節活動度或是延伸肌肉長度,例如瑜珈或伸展運動。2018年新版的美國身體活動指引強調老年人的身體活動要「多樣化」,就是包括以上各種活動型態,像是跳舞、瑜珈、太極拳、及做園藝都是很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活動。
 

老年人活動量多少才夠呢?
對於健康長輩的活動量,國民健康署建議與一般成年人相同,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費力或是75分鐘費力的身體活動,或是兩者混合進行,當然,如果能夠超過建議時間更好。除此之外,也提醒長輩還要加上每週2-3次的肌力強化、平衡、及柔軟度活動。中等費力活動是什麼?簡單的說,身體活動時心跳及呼吸會加快,當呼吸喘的程度達到仍然可以講話但是無法唱歌的程度,就是中等費力程度的活動了,如:快步走、輕鬆的騎腳踏車、悠閒的游泳、或是洗窗戶和拖地等家務;費力程度的活動則是達到上氣不接下氣無法順暢講話的程度,像是跑步、爬山、來回游泳等。
以往的運動指引都建議每次運動的時間最少10分鐘,但是2018年新版的美國身體活動指引則強調,活動時間的總量比每次運動持續多久時間更加重要。
 

聽說一天要走一萬步,是真的嗎?
國健署鼓勵國人每天要走10,000步,日本厚生勞動省則在「健康日本21」的十年計畫中提出65歲以上男性每日行走7,000步,女性6,000的目標,到底一天要走多少步才足夠呢?美國的研究發現,若以每分鐘一百步的速度行走,健康老年人每日行走7,000到10,000步就相當於每日三十分鐘的中等費力活動量,至於有慢性疾病或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每天則是需要6,500-8,500步,因此,步行也是想要開始活動的長輩很好的入門選擇喔!
 

退化性膝關節炎適合運動嗎?
當然適合,而且非常建議!過去的觀念認為運動會加重膝關節炎的疼痛,然而研究顯示,運動反而可以減輕疼痛,效果與止痛藥相當卻沒有藥物的副作用,同時還可以改善肌力及提升生活品質。若原本不常活動或是關節疼痛明顯,可以先從水中運動搭配下肢肌力訓練開始,慢慢適應後,逐漸加入走路、騎自行車等對關節衝擊小的陸上活動,並隨關節症狀調整運動及休息時間以達到活動目標。
 

我平常很少活動,應該怎樣開始?
平常很少活動的長輩,如果患有心臟病、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疾病,建議先諮詢醫師或專業運動人員的意見,再開始執行運動計畫。一般長輩可以先從輕微強度的活動開始,例如洗碗、掃地、或散步,再逐漸增加強度以達到運動目標,為了避免運動傷害,建議花幾個禮拜到幾個月的時間慢慢增加以達標。另外,將身體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也是增加活動量很有效的方式,例如:遛狗、走樓梯取代坐電梯、步行取代搭車、拖地時加大動作、或是擦窗戶時順便深蹲。
老年人習慣久坐,或是因為罹患慢性病無法達到足夠的活動量時,要鼓勵自己「有動總比沒有好」,只要開始就有幫助,一項針對國人的大型研究顯示,只要每天運動15分鐘,就可以比沒有運動的的人多活三年。阿公阿媽,現在就起身開始活動吧!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