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胃腸肝膽科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淺談C型肝炎
作  者
蔡明宏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胃腸肝膽科
內  容

林先生今年50歲,參加公司的體檢發現肝指數異常,到醫院經進一步檢查後才知道感染C型肝炎,由於平時有運動習慣且沒有其他不良嗜好或慢性病,經醫師詳細評估及說明後,接受長效型干擾素及口服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的治療,成功地治癒C型肝炎,而肝指數也回到正常值範圍內。


王奶奶今年75歲,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有一天因為肚子悶痛到醫院接受超音波檢查後意外發現有肝硬化,經抽血檢驗後確診為C型肝炎併肝硬化,因奶奶年紀較大且有其他慢性病,而C型肝炎的治療副作用較大,醫師在與病人及家屬說明後,採取定期追蹤的策略,而沒接受藥物治療。


在台灣,C型肝炎的盛行率約為3-4%,雖然人數比B型肝炎少,但因C型肝炎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因此需特別小心。C型肝炎的感染途徑與B型肝炎相同,都是經由血液或體液傳染,包括不當輸血或醫療行為、共用注射針頭、共用牙刷或刮鬍刀、性行為、刺青、穿耳洞、洗腎等。感染急性C型肝炎的臨床症狀大多無症狀或輕微不適,根據統計,感染急性C型肝炎後只有15-40%的機會可痊癒,而約有65-80%的患者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即感染C肝病毒超過6個月),20-30年後約有20%會進展至肝硬化,而每年有1~4%會發生肝細胞癌。目前B型肝炎的治療目標以抑制病毒為主,C型肝炎則是以清除病毒為首要目標。因此,若能將C型肝炎病毒清除,則可減少後續的併發症及死亡率。


C型肝炎的治療以每週注射一次長效型干擾素(peginterferonα-2a或peginterferonα-2b)合併每日口服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Ribavirin)為主,其中干擾素的原理是透過免疫調節的機轉來消滅病毒。C肝治療的療程會根據病毒量下降的程度而有所不同:有快速病毒反應(rapid virological response,治療四週時血液中測不到病毒)者,治療24週即可;沒有快速病毒反應,但是有早期病毒反應(e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治療十二週時血液中測不到病毒或病毒量下降超過100倍)者,治療48週;若沒有快速病毒反應也沒有早期病毒反應者,表示病毒對藥物的反應不佳,則應停止治療。


治療C型肝炎最令人害怕的就是藥物的副作用,干擾素的副作用包括類流感症狀、疲倦、發燒、肌肉酸痛、血小板低下、白血球低下、掉髮、憂鬱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等;而雷巴威林的副作用包括溶血性貧血、皮膚搔癢、皮膚疹等。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需定期回診接受檢查,以免發生嚴重的副作用而不知。


除了長效型干擾素合併口服雷巴威林外,目前尚有許多新一代的口服抗病毒藥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DAA)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中,有些則已上市。目前台灣已核准使用的有Boceprevir及Telaprevir兩種,但僅限於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第一型使用,且須搭配長效型干擾素及雷巴威林一起始用。其他的口服抗病毒藥之後也會陸續上市,但藥價所費不貲。不論是急性或慢性C型肝炎,因為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多,治療前一定要先與醫師經過充分的溝通及說明後,再開始接受治療,而治療的過程中也不可擅自停藥以免治療效果打折扣甚至產生抗藥性,增加往後治療的困難度。雖然C型肝炎的治療過程較辛苦,但如能配合醫療團隊的照護及按時服藥回診,治癒率可達七、八成以上,而新一代的口服抗病毒藥能將治癒率再往上提高,也相當令人期待。目前C肝的藥物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因此鼓勵身體狀況合適的病人接受治療,以降低C肝造成的相關併發症。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