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胃腸肝膽科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急性腸胃炎注意事項
作  者
廖思涵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胃腸肝膽科
內  容

一、急性腸胃炎的種類:依照致病原的不同

(一)病毒型:也稱為腸胃型感冒或胃流感,主要症狀是腹痛、嘔吐、腹瀉、發燒、食慾降低、倦怠,有時會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最常見由輪狀病毒和諾羅病毒造成,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3月間,高峰期為1月。輪狀病毒、腺病毒、沙波病毒和星狀病毒好發5歲以下的兒童;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都可能會受到感染,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內,例如學校、醫院和收容安養機構等。症狀約持續3到7天,依致病原的不同,傳染期也不等,諾羅病毒一般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仍有傳染力,而輪狀病毒在急性發作期8天之內依舊有感染力,因此照顧病人時的預防措施需徹底執行。

(二)細菌型:主要是因飲食受污染所引起,或沾到環境上的細菌沒洗手就進食而受到感染,亦可經由空氣中的飛沫傳播。常見症狀包括水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嚴重者甚至解血便或膿便。常見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仙人掌桿菌等。另外,在台灣已較少見的有桿菌性痢疾、霍亂、傷寒、副傷寒與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一般細菌性腸胃炎的症狀約持續1到2天、有些會持續7到10天。

二、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則:

(一)要洗手。
(二)要新鮮。
(三)要生熟食分開。
(四)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會被消滅。
(五)要注意保存溫度:低於7℃才能抑制細菌孳生。

三、一般預防措施:

(一)照顧患者後應用肥皂和自來水徹底洗手。
(二)清洗及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弄髒的床單、衣物和週遭環境。
(三)清洗時建議戴口罩和手套。
(四)擦拭的紙巾或抹布要密封於垃圾袋後再丟棄。
(五)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環境且徹底抹乾。

四、治療照顧:

(一)若有特別旅遊史或吃過什麼特殊食物務必告知醫師。
(二)急性期應禁食(包括飲水)約6-8小時,使腸道休息,可給予水漱口及濕潤嘴唇。
(三)臥床休息嘔吐時,為保持呼吸道暢通,可將頭側一邊或維持側臥姿勢。
(四)嘔吐後以開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以減少不適感。
(五)噁心,嘔吐及腹痛已改善時,可飲用溫開水少量(約200c.c.)安靜休息30分鐘後若無不適,可開始進食少量清淡飲食(例如白吐司或白稀飯)並避免油膩。嬰幼兒可將配方奶濃度減半餵食。
(六)宜食用溫熱,纖維少,低脂,易消化,無刺激性食物(忌酸,辣)並少量多餐。
(七)若腹瀉嘔吐症狀持續有改善,可逐漸恢復原來飲食。
(八)避免食用易發酵產氣的食物(如豆漿及奶類製品)。
(九)避免暴飲暴食、抽煙、喝酒,應細嚼慢嚥。進食後應安靜休養。
(十)注意是否有脫水現象(例如:心跳加快,尿量減少,唇乾,皮膚乾燥)可多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將飲料和開水以1:1稀釋後飲用)。
(十一)急性腸胃炎的病程,平均為1-3天,如果症狀持續但無惡化現象,請您放心服用藥物,並請門診追蹤治療。
(十二)經常洗手以避免疾病傳播。保持肛門附近的皮膚乾燥。

五、發生下列情形時應速返院就醫:

(一)持續發燒,發冷。
(二)血便或黏液便,黑便。
(三)意識不清。
(四)劇烈腹痛。
(五)嚴重嘔吐以致完全無法進食。
(六)持續腹瀉超過2天且每日超過5-6次。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