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腎臟科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蛋白尿要注意,可能會進展成洗腎
作  者
鄭暉騰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腎臟科
內  容

 近日一位50歲男子,因全身倦怠以及噁心嘔吐近一個月,前來求診,經檢查腎臟功能指標血液肌酸酐已達5.2毫克每公撮(mg/dL)(正常值小於1.3毫克每公撮),換算成腎絲球過濾率為12毫升每分鐘(已達慢性腎衰竭最嚴重的第5期)。一般而言,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5或10毫升每分鐘,就有可能需要透析治療,也就是俗稱的洗腎。其實他早在一年多前,即已得知有蛋白尿,當時血液肌酸酐僅有1.5毫克每公撮,但他沒有接受進一步檢查,此次就診發現原來有糖尿病,目前病人積極控制血糖以及血壓,並且飲食中避免過量蛋白質,腎功能稍微有改善,不再惡化。如果在他知道有蛋白尿時,就能夠詳細檢查找出病因,並加以治療,腎功能應該可以保持,不會進展到目前這麼嚴重。門診其實有許多糖尿病病人,雖然有蛋白尿,血液肌酸酐也稍有偏高,但及早控制好血壓、血糖以及於飲食中減低蛋白質量,多數人腎功能不致於快速惡化,也就不會走到洗腎的地步。


蛋白尿的存在大多沒有症狀,隨著蛋白尿量的增加,尿液會產生久不散去的泡泡,若是蛋白尿更嚴重時,會產生的身體症狀是下肢水腫,身體健康檢查大多會包括蛋白尿的檢查,一般的蛋白尿試紙檢查,結果以價數呈現(無、1+、2+、3+、4+)。之前研究就發現,蛋白尿量愈高,以後腎功能惡化的機會就愈高,因此不管是身體無異常,只是身體檢查發現有蛋白尿,或是有泡泡尿或水腫症狀時,都應該就醫,進一步定量確認尿中蛋白排出量(正常值每日小於0.15公克),如果確定有蛋白尿,且持續存在,就需要積極尋找病因。一般以糖尿病為常見病因,還有高血壓、痛風、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及止痛藥等,另外的病因是腎絲球腎炎,造成的原因可以是國人常見的B型肝炎或C型肝炎,癌症也有關聯,病因不明之腎絲球腎炎可以接受腎臟切片檢查。確認病因之後,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需要治療,也有藥物可以直接減少蛋白尿的量,如此大部分的蛋白尿現象可以獲得控制,少數嚴重病因需要免疫抑制劑的治療,例如類固醇。總之,檢查出有蛋白尿時,不需過分恐慌,一定要接受檢查,定期追蹤治療,才能維持腎功能,保有身體健康。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