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藥劑部

衛教專欄

衛教專欄內容
標  題
112年11月 戰勝代謝症候群,健康"藥"不要?
作  者
張仲麟 藥師
張貼日期
2023-10-02
張貼單位
藥劑部
內  容

  現代人平日生活步調緊湊,年輕人或忙學業或忙工作,壓力和緊張隨影而行,加上外食者眾飲食不正常,炸雞、薯條和含糖飲料隨手一杯,不知不覺食用了高鹽和高糖、高油脂飲食,有些人為了放鬆三五好友相約飲酒因而飲酒過度,或是追劇廢寢忘食,窩在沙發不動,沒有運動好習慣;另外年紀大族群,新陳代謝功能也會逐年下降,若平日無運動或飲食重口味,一旦健康檢查時就容易檢驗數據出現滿江紅!

若體檢出現以下情況:(1)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2) 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以上五項組成因子,符合三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

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也可治療的疾病,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罹患慢性病每年造成全球4,100萬人死亡,相當於全球死亡人數的71%,建議從控制吸菸、增加運動、健康飲食及適度飲酒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著手。為什麼會得到代謝症候群?不良的生活型態約佔50%、遺傳因素約佔20%。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其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低纖、高糖、高油脂飲食與過量飲酒習慣的人容易有代謝症候群。壓力造成內分泌失調,導致血糖上升,長時間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

預防代謝症候群五大絕招要做到:
第1招:聰明選、健康吃:運用「三低一高」健康飲食口訣(低油、低糖、低鹽、高纖)。建議使用豆類和魚類的不飽和脂肪替代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食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例如
全麥製品、豆類、豌豆、水果和蔬菜;避免高糖、高油的食物或飲料。

第2招:站起來,動30:減少久坐;一天至少運動30分鐘。配合規律運動,每週達成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做些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的活動如快走、跳舞、園藝、家務等)。

第3招:不吸菸、少喝酒。

第4招:壓力去,活力來:轉移憂慮,適當發洩,如運動、聊天、閱讀、唱歌、寫日記、運用幽默感。改變對於事件的看法,正向思考,尋求家人朋友協助。如果前面的方法您都嘗試過了,還是沒有用的話,建議您勇於尋求醫師或臨床心理師的諮商協助。

第5招: 做檢查,早發現:善用成人預防保健檢查。

逆轉代謝症候群,只要養成生活好習慣,聰明吃、多運動、放輕鬆及不吸菸、少喝酒,是可以不需服藥!若是已調整健康的生活型態,仍出現檢驗數據異常是否就該吃藥?建議先參考三高( 高血壓 、 糖尿病、高脂血症)診斷標準並找一個值得信賴的家庭醫學科醫師作整體評估,和醫師討論後續治療方式。

以下介紹三高診斷標準:
ㄧ.高血壓-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最新「2022台灣高血壓指引」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如血壓值超過130/80 mmHg,醫師建議積極進行飲食、運動和作息調整,再進一步諮詢是否需要接受藥物等治療。  

二.糖尿病-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
(一)  糖化血色素(HbA1c)≧6.5%
(二)  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
(三)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
(四)  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

三. 高脂血症-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任一異常或合併多種異常情形均可診斷為高脂血症。


參考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資料維護人:藥劑部 李藥師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