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感染科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流行性感冒
作  者
郭漢岳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感染科
內  容

流行性感冒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又可分為A型、B型及C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其中C型流感症狀很輕微,所以一般醫學上僅討論A及B型流感。由於A型流感除了人類外,尚可以感染許多動物,包含各種哺乳類及鳥類(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所以一旦鳥類的病毒與人類的流感病毒發生重組,就會產生新型的流感病毒,而造成流感的大流行,最近的一次即為2009年從墨西哥擴散到全球的H1N1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在人類的上呼吸道黏膜細胞進行複製,所以主要症狀為流鼻水、喉嚨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同時也會出現發燒、全身酸痛、倦怠等全身性症狀。潛伏期約1-3天,可傳染期約七天,傳染力與上呼吸道的症狀成正相關。一般流感為自限性疾病,即使沒有接受任何治療,大多數人也會在5-7天後自行改善,然而有少數的患者會轉變為流行性感冒併發症,產生嚴重的病情。流感重症可分為兩類,病毒感染及第二波細菌感染。小兒及年輕人的重症主要是病毒直接攻擊肺部、心臟、腦部所造成,最近新聞所報導的即為此類重症;但更多的個案是在流感感染後,病患的免疫力低下而使原先寄生於上呼吸道的細菌入侵下呼吸道,產生細菌性肺炎,主要發生在老年人或有系統性疾病的中年人(如糖尿病、肝硬化、癌症),此類重症也是流感感染後病患死亡的主因。因為流行性感冒而住院的患者,以五歲以下的兒童及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主,但是死亡人數則是從35歲起開始隨年齡上升,以中老年人為主。
 
流行性感冒主要發生在冬天與春天,因為病毒在低溫的環境下有更強繁殖及感染能力,而在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期間,發燒並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大部分均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所造成。流感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症狀與病史,疾管署的實驗室可以進行病毒培養及基因檢測,而一般醫療院所主要的檢驗方式則是快速篩檢,雖然快速篩檢可以快速診斷是否為流行性感冒,但是其敏感性與特異性均非100%(尤其是敏感性較低,有時被感染的患者檢查仍為陰性),因此若臨床高度懷疑流感時,可以考慮直接治療不需進行快速篩檢。
 
流感的治療分為抗病毒藥物、症狀治療,以及抗生素治療(如果有併發細菌感染時),克流感及瑞樂沙為目前主要的抗病毒用藥,可以減少併發病毒性重症的機會,以及加快復原的速度。政府會根據疫情,定出公費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條件。
 
比起抗病毒藥物,施打疫苗是更有效防範流感的方法。每年春夏會根據南半球流行的流感病毒製作冬天時施打的疫苗,若病毒在這段期間有突變,會造成疫苗效果下降。目前一般的疫苗會針對兩種流行的A型流感(H1N1及H3N2)以及一種B型流感進行疫苗製作,而有廠商推出兩種B型病毒的四價疫苗,在B型流感上面提供更強的保護力。由於病毒每年會改變,且疫苗只含抗原而非完整的活病毒,防護時效較短,需要每年施打。即使疫苗沒辦法命中所有的病毒株,依然有提供部分的保護力。
 
因此,在流感季節前施打疫苗,流行期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注意咳嗽禮節,發生類流感症狀時去診所就醫,評估是否使用抗病毒藥物,一旦有危險徵兆(高燒三天以上、喘、胸悶、血痰、意識改變、血壓下降)需要儘快去醫院就醫,是保護大家平安度過流感季節的不二法門。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