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新竹臺大首頁 |  體系首頁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RSS  |  English
復健部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面對惱人五十肩 運動治療不可少
作  者
賴彥廷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復健部
內  容

一位52歲的女性因「五十肩」前來門診求診,主訴其深受該疾病所困擾,肩部活動時倍感疼痛,手不能高舉,亦無法自行拉開背後拉鏈或洗澡擦背等,已嚴重影響了她的日常生活……。
「五十肩」又名「冰凍肩」,醫學名詞為「粘黏性關節囊炎」,係因肩關節發炎導致粘黏,故而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五十肩」正如其名,一般好發於五十歲左右的民眾。根據研究統計,糖尿病患者、或疼痛忍耐度較低者、與不配合運動治療的人,也都是「五十肩」的高危險群。
「五十肩」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兩大類。「原發性五十肩」多發生於四十歲至六十歲的民眾,真正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通常較好發在左肩。「次發性五十肩」係指病患因為先得了某種疾病或受到創傷,而後引發出「五十肩」的症狀。次發性五十肩的原因很多,例如中風病患的患側上肢如果不及早從事「被動運動」,很可能在中風發生偏癱後的幾週內,便使得該處肩關節活動受限。其他原因如肩關節脫臼或骨折、乳癌開刀、運動傷害(肩部肌肉、肌腱拉傷)…..等等,都可能因為肩膀疼痛不敢動或須固定肩關節一段時間,而逐漸造成肩關節攣縮,而續發「五十肩」。 
賴彥廷醫師指出,病患罹病初期時,患側肩關節有時候會有疼痛的症狀,也可能晚上睡覺時比白天工作時,感到更不舒服。慢慢地約經過兩三個月後,患側肩關節的活動角度開始受到限制:當肩關節活動到限制的角度(或超越)時,肩部附近便會出現劇烈疼痛,該不適感可能會順勢向上傳到頸部或向下傳到手肘。而當患側肩關節不動,或活動不超越限制的角度時,則不會引起疼痛。所以病患在此「疼痛制約」之下,都傾向儘量不去活動該肩關節,或者減少患部的動作,進而使得患側肩關節的活動限制愈來愈嚴重。
賴彥廷醫師強調,治療惱人的「五十肩」,一定要合併「運動治療」才有效。雖然口服止痛藥、電療、熱敷等,確實可以減輕患部疼痛,但療效一過就又恢復原來的狀況;而且要緩解肩關節活動限制,必須搭配「運動治療」才能事半功倍。賴醫師叮嚀,運動治療需經由專家指導,最好一天至少做三次(如三餐飯前各做一次),每次從事運動約十分鐘。
賴彥廷醫師呼籲,有五十肩的民眾應及早就醫,透過醫療專業的協助,並認真從事運動治療,將可有效改善五十肩的狀況。

資料維護人:新竹臺大分院
關閉快速連結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