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326151
春天來臨,氣溫忽冷忽熱,慢性疾病的病友更是擔心免疫力不足而容易生病。而慢性腎臟疾病病友面對這百變的氣候,飲食上該如何選擇才能顧到養生又預防疾病呢?
1.控制蛋白質食物的攝取
在豆魚蛋肉類以及乳品類,都有豐富的蛋白質,慢性腎臟病病友必須要嚴格控制攝取量;
另外避免減少低生理價的蛋白質攝取,例如:麵粉製品(麵包、饅頭、吐司、麵條等)、麵筋製品(麵筋、麵腸、麵輪、烤麩等)、
堅果類(花生、腰果、核桃、杏仁等)、乾豆類(紅豆、綠豆、薏仁、蠶豆、栗子等)。
2.蛋白質要攝取多少?
通常攝取量是每公斤體重攝取約0.6~0.8公克蛋白質,會視疾病分期而定;可依照營養師設計的份量去做選擇。
要記得盡量選擇高生理價的蛋白質(豆腐、豆干、豆漿、魚肉、蛋類、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
3.攝取足夠的熱量
因為要限制蛋白質,所以容易有熱量不足夠的情形發生,建議多食用以下食物:
(1)低蛋白澱粉:米粉、冬粉、米苔目、粄條、粉圓、粉條等,都可以取代每日其中一餐主食,或是當作餐間點心。
(2)增加好油的攝取:利用植物性的油脂來增加熱量,如:芥花油、橄欖油、酪梨油、亞麻仁油等,
且避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品,如:豬油、乳瑪琳、氫化植物油等。
4.飲食保持清淡
食用過多的鹽分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因此要減少烹調用鹽,避免食用加工罐頭或醃漬物品;另外燉補藥膳等菜色也需要避開,
以免過多的礦物質攝入,造成水分滯留。
5.不隨便亂服藥
當身體有不舒服及疼痛時,應去診所或醫院尋求醫師的協助,不要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